足迹
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883章(第1页)

第1883章

这一波朝家去的,半路上就碰见朝这来的家里人。

老太太和牛桂枝,牛翠兰都在。

徐春娇开口先问牛肉还有吗?要不要肉票?

牛进棚忙回忆好像还有个五六斤,他就瞥了那么一眼。

小老太在,老牛家那只要无关生死,吃饭最大的作风就特别明显,呼啦啦的又去买牛肉。

牛腩肉便宜一点点,已经卖光了,剩下五斤牛肉,不要肉票。

徐春娇都给包圆了,从手腕上装钱的小布包里面掏钱。

刚才还嘀咕不如去买卤猪蹄的城里人就小声问边上的,这老太太谁啊,咋这么阔呢,钱来路正不正啊。

先别说一口气买了五斤,那牛肉没肥膘炼不出荤油,就图是‘肉’就买,一点都不会过日子。

正经过日子人家,是不会这么干的!

要是年轻人的话,肯定得挨几句蛐蛐,表示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,手里有点儿钱就不知道咋得瑟好了,等把钱霍霍没了,眼睛该长长了。。。。。。

但老同志是一路扛着饿过来的,按理说不应该啊。

可见是不是家里小辈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,比如投机倒把发家致富了,然后才能叫老太太如此的挥霍。

哪怕是这一次台风天人均收入二十块钱的先锋生产队,谁家一口气买五斤牛肉也是会被人打听的。

可这是徐老太啊。

假设有一天传出老太太吃人肉了,社员们都只会想着果然是对方能干出来的事。

所以两个城里人的蛐蛐完全引发不了社员们的共鸣。

在场的先锋生产队社员还白了两人一眼,说这有啥啊,人家就是这个生活水平。

这心眼真是脏…

五斤牛肉买回来了,塞得搪瓷盆满满当当。

徐春娇吩咐留半斤风干了给大儿媳,给老徐家送个半斤八两的都成。

现在七点多了,晚饭是指望不上了,光是牛肉泡血水至少得泡一个小时,卤起来明儿吃吧。

老牛家鸡吃得最多,然后是猪肉,因为牛羊肉的肉票有限制,所以吃牛羊肉的次数最少。

以往做过牛肉炖土豆,牛肉炖番茄。

老太太指定了新作法,叨叨回头切一个洋葱放进去,盐和酱油也搞里头,再放点醋和白酒,别忘记加点糖提仙。

至于葱和小米辣都整个放。

等牛肉泡好血水后就直接放卤汤里面过夜。

现在晚上天气凉不怕坏。

等隔天早上柴火灶卤个三小时就差不多了。

牛桂枝问:“妈,放多少?”

小老太说全放,就当是庆祝这回挣钱了。

人叫儿子回头提牛肉去老徐家时顺带提一句,等甘科长那边寄过来汇款单时她不在家,那一笔钱由着徐家栋帮着分到各家手里头。

她和老大家的拿大头,老徐家和二房,牛桂枝和牛翠兰拿小头。

进棚问:“妈,你要带二妞去闽南啊?”

话题终是绕了回来。

徐春娇点点头,“她有老人山的缘分。”

话是暗语,毕竟现在还不能明目张胆的说一些事。

听得懂的就知道徐春娇说二妞有仙缘。

老太太向来说话都利索,三下五除二的就给说明白了。

这以病入道,以财入道或者以事入道都常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