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841章(第1页)

第1841章

凡是空间能播报出来的,那都是在历史长河里被记载了的。

只要说出已经灭绝这四个字儿就证明末世早就找不着这玩意了。

小老太腿都跑出了残影,把那块其貌不扬的白色石头又给捡了回来,再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空间里头的介绍。

老太太看明白了,就是抹香鲸的结石,摸起来确实也有石质感。

最刚开始是浅黑色,年代再久远些会变成浅灰色,要到白色质地以上得百年。

徐春娇低头闻了闻,淡淡奶香味混合着海水的咸腥。

这玩意在流动的海水里头能保存质地,一旦上了岸得保证通风,还不能暴晒。

已经灭绝的玩意收藏起来也能得几分开心。

孩子们都散开四处捡东捡西,徐春娇趁着无人注意放进了空间里。

这对狗子来说,信号就是‘主人喜欢’

‘过来吃饭’拿尾巴扫徐春娇脚踝,一走一回头,带着老太太直奔一块小沙滩。

这会好些社员在捡蛏子,搪瓷盆那么大,估摸有十几斤的龙涎香就搁岸边。

来来去去好些人都没多看一眼。,

一个浪打过来把龙涎香卷进海里。

瞧着挺有分量,但居然不会沉底,就这么漂浮着。

徐春娇喊二儿子。

人在不远处,但似乎没听见,一直拨头发呢。

这年头城里依旧流行三七分瓦片头。

老牛家三兄弟多年来都是这个发型。

牛进棚头发本来就很浓密,而且一个大男人还有美人尖。

额头那几根头发这会正给风吹得左摇右摆。

牛进棚把美人尖那一缕头发往左边擦不去,往右边也不合适,一直就垂在中间影响视线。

本来平日里动不动就得把这一缕头发往边上撩就已经很烦了,这会弯腰捡海货太碍事了,气得人一把薅下来好几根。

察觉到不远处炯炯视线,人跟亲妈对视上,赶紧屁颠颠的过去搬石头。

老太太说了是好东西,还说闻起来有奶香味,牛进棚凑近猛地吸了一大口后变了脸,扭头一阵干呕。

是粪臭味,又像以前为了发胶当化肥,把鸡骨头放水里熬煮再放一两个月的那个味。

儿子都要把隔夜饭吐出来了,徐春娇寻思不能够啊,凑近才听见听空间播报,这十几斤重的叫鲸蜡,不是真正的龙涎香,不过烧起来也有龙涎香的味。

比不上龙涎香,但也是个好东西,所以徐春娇也把那十几斤重的鲸蜡放进了牛筋桶里。

这大石头一进牛筋桶就没位子放其他海货了。

乌云又重新聚拢,空气里都是咸腥的海水味,开始有人三三两两的朝家走。

老牛家搁半路就遇上自家人了。

牛桂枝和黄水仙去了趟公社学校,瞅着晚上还有一场大风大雨,劝着牛翠兰回来住一晚。

牛进棚回家继续排水,顺带把沙袋啥的堆门边,防止回头再进水。

女人们带着孩子回了荒屋。

牛翠兰和刚回来的大嫂自然也有好些话要说。

孩子们合力把那十几斤重的白色石头搬进老太太那屋,紧接着提着桶就去开冰箱门。

打从家里添置上电冰箱以后,几个孩子稀罕得恨不得一天开百八十遍。

哪怕海鲜等会就要下锅了,这会都得放进冰箱里过一把瘾。

开了冰箱,没有扑面而来的凉气,几个孩子才想起来断电啦。。。。。。

说也奇怪,家里面的电风扇,还有那三合一的收音机平日开久一点,几个孩子都怕家电过劳死,自觉的关上一会让电器修休息一下。

但就这电冰箱,恨不得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呦。

晚饭早点吃吧,不然等会雨下大了进进出出湿漉漉的也难受。